全部
资料库
会员库
搜 索
我的流量创业史:公号时代、快手教育时代、抖音泛知识IP时代
群响
2022-05-13



火火老师是新媒体圈子的 kol ,很多小运营应该是从小到大就跟着你一起学的。


2015 年就开始有公众号了。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公众号时代,某手教育时代,某音泛知识 IP 时代的创业史。




我是2015年毕业的,去了一家公司叫美丽说,做女性电商的。当时运气比较好,


那会儿公司冠名奔跑吧兄弟第三季,因为第三季有鹿晗,鹿晗是美丽说代言人。


当时这个新媒体也不在我们部门,后来正好因为这个事情要把所有的出口统一,


然后就把整个新媒体部门交到了我们这边,正好当时有一阵裁员,裁员之后就没有人接这个盘。


美丽说的流量矩阵加起来也不少,也有大概 3000 多万。


我就把这个盘接下来了,然后本来想好好做的,没想后来和蘑菇街合并了。


其实我当时特别想去做社交的,因为我对社交这件事情很感兴趣,我好像是陌陌第 100 号用户以内的。


当时有一家公司,学霸君。当时在做那个学生App ,拍照搜题,本来想过去做这种社区型的,


后来阴差阳错的去做了一对一的业务,正好做了 K12 的一对一业务,从 16 年做到 19 年,我是 19 年走的。


因为我当时发现下沉市场的流量是很有机会的,我发现下沉市场的流量还是有很大的挖掘空间的,所以我就自己出来创业了,


一开始还是公众号红利阶段,我们做了任务宝,介绍一下很简单,就是让你朋友圈发一张海报,然后让你关注几个公众号,送一本书或送一样实物。


那套模式其实最早是用于做课程的。后来我们把它改良做成送实物了,所以效果比较好,


巅峰的时候一天能涨到 30 万到 40 万粉,单粉成本大概在 3 毛钱左右。


后来我们发现微信对裂变打击太严重了,


第二个就是发现那波人群已经不对了,以前大家还都是正儿八经家长,后来因为那阵子环境比较差,正好有一个行业爆雷了,就 P2P  。


所以那帮大哥也开始撸羊毛了,我们送个铅笔盒,他们都来撸。然后去咸鱼上卖掉撸羊毛,下水道卖掉赚差价。


导致用户极其不精准,后来我们就没有去公众号了。


后来短视频的风口也起来了,我当时感觉短视频应该是下一代的趋势,所以我们就重点去做抖音。


成交额其实还不错,做了大概一百多万就一个月。我们当时特别傻,我们当时有一个证,老搞不定,叫图书经营许可证,然后老被封店。


我们就傻了,我们觉得先不做了。阴差阳错做了某手,某手的话稍微做出点名堂来了。


后来某手流量也没有那么好了,就做了抖音。现在也在做一些其他的平台



我之前在美丽说的时候,一下子接手这么大一个 3000 多万的矩阵的粉丝,说实话我比较慌,当时承受压力比较大,因为我那会刚毕业。


我领导找了个 agency 然后 base 了八个人在公司让我一个刚毕业的人管,然后 agency  的老板还特别不服气,


她说你怎么让一个小毛孩管那么大的矩阵,别出事了,但我领导还是非常相信我的,他说你能做好。


然后我当时想把这个东西学会,我在实习的时候只是做一个几万粉丝的,突然到几千万,我应该怎么做?


当时疯狂在业内学习知识,问各种人自己去学知识。学完知识之后,我通过我自己的实践把这个打开率翻了大概三到五倍。


然后我感觉有一些这种经验和成果了,然后我想要去跟更多人分享,但是我发现我就是个小毛孩,也没有人理我。


所以的话我就决定我写要不写一下文章,就跟大家多交流一下。然后我就顺便的一直开始在什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什么什么写文章。


写完文章之后,发现有会有些人会邀请我去给他们讲座,因为公众号比较熟,三节课上什么做了一些课。大概这么一个历程,


纯粹是因为分享,因为我觉得分享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输入。


当年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双微一抖,大部分的运营的核心能力是内容营销运营。


内容营销的核心逻辑是其实要从排版、选题、爆款以及裂变涨粉这种基操开始做起。


我来给大家讲讲那个时候的增粉逻辑和商业化逻辑是什么样子的。


首先大家说要公众号这个产品,是 12 年 8 月份出来的,微信出来大概隔了一年多。


我刚刚大学大二自己创业,当时最火的产品叫人人网。我们看了一下,但是没有做出什么水花。


2014 年的时候,我正式开始实习,才接触到公众号这个产品。


这个产品伴随了一拨人,我现在我一直跟我的朋友说新媒体时代真正赚到大钱的,其实公众号是唯一典型代表。


公众号时代,你是能真的见过有人赚超过十位数,以及你手指头能数过来超过九位数的


某音你看到超过 9 位数人其实很少,你别看他交易额很高,但是真正利润超过 9 位数很少。


我说一下我整体的一个感受,因为前几年都是在打工,然后一四年到这个一八年之后,我经历了几个时代,


最早的公众号时代就是靠内容来增长,或者起一个好的名字。


我有个朋友注册了一个叫吃喝玩乐,在北京吃喝玩乐,那啥都不动,


每天就增长 3000 粉,1 万粉躺,当时没有什么供给,因此搜索可以带来巨大的红利。


比如说像早期的 10 点读书就非常非常大的一个量增长,纯靠内容,而且当时内容原创性还要求不高。


第二,靠互推实现增长


互推的红利期可以带来挺大的结果。我们当时在美说的时候也互推,一五年的时候,


我记得一篇如果一万的阅读的文章,大概互推能给我们加一两千粉,我觉得的很大,


早期一四年的时候很大,当时不知粉有多贵,真的不知,这里面其实带来两波效应。


第一波就是其实可以做矩阵了,因为你有一个大号,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向小号导粉。所以微信时代的矩阵是超级值钱的,规模超级大的是。


第二个是大家会形成思维惯性,导致有一拨人去上了抖音之后做剧情号,疯狂地怼粉丝,以为粉丝赚钱。张小龙和张一鸣两种人逻辑不太一样,是分发决定的。


第三,广点通玩法


最正规派的就是投广点通,公众号真正赚到大钱都是投广点通的,要做商业大的还是得靠投放,靠以大博大,是其实靠投放。


最典型的就是像一条,他们最早投广点通的时候,应该粉丝一个是 7 毛钱左右,非常非常低。


这种梭哈其实没有逻辑,只是自己对公众号成为媒体,然后有巨大商业化潜力的这种笃定。


我经历过两种人去做这件事。


第一种因为运气,所以运气。别人一说我去干,因为一四年那会是公众号,没有什么变现的。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个号叫我走路带风。


我听说他之前那个接广告,他粉丝量很大。他最早接广告的时候朋友圈发一条几百块钱。给你就是很便宜。包括我身边一些朋友,一四年时候接广告都非常非常便宜,


我有一个朋友非常后悔,他 14 年一五年的时候去出国,出国玩了一趟,他就把他的本地公众号大概六七百万粉丝全部卖掉了。只卖了 40 万。


他回来的时候发现一套大房子没了,因为当时公众号真的没法变。


14 年 13 年的时候,大家没有这个感觉的,


公众号真正的变现原年应该是在 15 年左右。所以的话你当时如果投广点通,其实逻辑上就跟扔储钱罐的逻辑是一样的,因为它本质是资产。


OK 你要不要去投资这个资产的逻辑而已,包括后面是搞什么营销号手投什么,小说的是全都是从广点通投出来的。


第四,其他的一些奇技淫巧


我们最早玩的是像那个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还记得那个古老的时代,我不知道那个群养的用户的年龄群,


大家有没有记得有人玩过投票对,然后还有抽新年签强制关注的逻辑。深夜食堂里面记得有这种号吗?就抽签。


很多朋友就会问我火火,你知道做公众号做微信怎么涨粉最快?其实你知道吗?有一个地方里面全部写满了那个答案,你知道吗?


公众号涨粉最快的方法,其实我一个都不知道,所有的方法都来源于微信违规条例,


看他什么时候开始打击了你如果你在他打击之前能吃到红利,那你就是涨粉最快了。


我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前是不是有集赞?朋友圈集赞,你别看这个功能,微商他们老用非常 low 告诉你朋友圈集赞这个功能超级管用。


包括 15 年微信开始打击投票,为什么?因为投票的成涨粉成本太低了,几厘钱一个粉。


所以我觉得我们去研究微信号,我们当时研究增长的时候,我们一直在看违规条例,然后那些违规条例的一些线性的组合。


19年就是他会打击诱导分享。你知道公众号有波之前 15 年非常大的一波大红利,叫做网页诱导。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那种视频,比如说看视频看到一半突然让你分享,你不分享我就不给你了。


突然告诉你你中 100 块钱话费了,分享到三个群再分享到一个朋友圈,我爸妈那种,他们非常容易收到这种的。


一开始话费,后来发现那个送苹果手机,后来发现苹果手机效果没有华为手机好,


因为大家爱国,所以就让大家分享华为手机,给你分享 20 个群就给你这么搞。


这一波叫典型的诱导裂变。


这波流量其实非常非常大,看起来大家看不到,这种都是微信的违规条例里面的。


当然我们不鼓励,我的逻辑是你可以把那些违规条例的一些对于人性的洞察可以抽查出来,


包括后面很火的像社群裂变,本质是什么呢?


事情那边的本质就是让你去进到某一个场域里面,让你觉得你努力了,你打卡了对吧?我拿我我可以读书了对不对?


像社群裂变就搞出来有书这种巨大的一个账号,那包括像任务宝,包括像打卡。


还有很多这种逻辑都是我也不叫歪门邪道,它核心是利用这种人性和产品机制的设计的一些规则的杠杆或者漏洞,去把这个推广弄出来。


后来包括你可以看到像分销,网易的分销课新世相的分销课那波也搞得很大。所以这些都是一些非常快速的涨粉。


但你会发现微信后面我感觉他们有点傻了,什么意思啊?


第一个是他们觉得污染朋友圈。第二个我感觉为什么要打击这些点,因为本质是你太低成本的获客了。那人家广点通大哥干嘛吃饭呢?


腾讯的商业化会受到严重影响。


再回头看才想到张小龙他自己阉割了自己的这样一个推送能力,所以说他不能像今日头条某音一样算法推荐。


他的推荐是去中心化的,他给了公众号推送,但公众号粉丝不能这么容易地搞到。他期待的是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靠内容来搞。


但是今天最大的问题是内容来洗粉,速度太慢,以至于没有什么原生于微信公众号的在新的博主了。


其实我说至少从商业化角度来说,它甚至都不能算是一个闭环的副业了。


公众号是这么看的。其实公众号我感觉得分为两块看,是其实公众号第一个叫订阅号,第一个叫服务号。


其实公众号的本质我觉得并不是一个纯内容,它是叫内容加服务逻辑。


对,你仔细想一下,其实订阅号我们一直叫内容,你写文章,然后通过去中心化的。分发给自己的粉丝,有一个打开率这个概念,有多少人会经常看你的。


对,但是服务号其实本质提供的是一个工具,服务号这个红利是被大家忽略的,其实红利服那个服务号的红利是非常大的。


无数次服务号是一个超大的红利,就是现在已经关闭了。


这就是认知点。因为大家会认为服务号还是一个发文章的一个月只能发四次。


服务号有三个接口。大家注意,第一个叫高级群发,那是四次。


第二个接口叫模板消息, 第三个叫客服消息。


什么叫模板消息呢?拼多多这个公众号从来没有给你发过任何一条高级群发,但是你买东西她是不是跟你弹消息?


微信支付是不是经常跟你弹东西?你只要消费一笔,这种就要模板消息。模板消息是通过你的某一个功能的触发你要消费你要干嘛?他会给你不停地可以发,这是无限次数。


第三个叫客服消息,客服消息就更牛逼了。他 48 小时之内可以无限次触达无限触达什么意思呢?就是只要用户是新关注或者跟你互动,比方他打个1,他 48 小时内可以发无数条。


这套红利是什么?我跟大家讲,我们教育行业里面有个红利,比如说你去拿广点通,你去关注到一个粉丝账号到你粉丝里面。很多人说我发一条就结束了。


其实你客服消息你可以给他发 10 条,所以我们当时叫线索索取率比如别人家一般是 3% 左右,我们能干到20%,因为发10条确实比较骚扰。但是他现在的获取率会直线上升。


要骚扰就白白取关,不骚扰就必须被我转化,我们内部叫筛选,筛选逻辑。


之前为什么他们有人说什么做外卖公众号的红利?


他们其实本质都是利用这两个接口在做文章。对但是这两接口的红利 20 年的时候关掉了,因为客服消息就不允许首次只有 3 条了,不允许 48 小时内给无限发了。


然后我们18 年的时候玩那个裂变玩得太猛了,导致那个模板消息上面出现了一个举报的按钮。


所以这波红利也就过掉了。


我觉得现在整体公众号属于一个叫基建的 1.0 版。


公众号的整体的大的一个大的一个调调是在一个图文上面。对,然后服务号的整体调就是在一个菜单包括一些服务上面,其实他们俩都各自向前进化了一步。


订阅号的进化就是视频号。服务号的进化就是小程序。小程序的本质也是一个工具,你看它排名前 1 到前 20 的基本上都是大平台的支付工具。


所以的话,我觉得它属于上一个时代的 1.0 版本,但并不是说完全消失了,是一个存量。


因为订阅号的进一步,视频号的核心并不是微信,认为是视频号,是因为用户的消费习内容的习惯已经得到了极大的一个改变。


你可以看到微信的使用时长是 86 分钟。某音和某手一个是在 100 几分钟,一个是在 110 分钟。


请注意,他们的时间比微信长很恐怖。


用户对消费内容的时长已经超过了 IM 时长,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地方。


微信非常好地去做了视频号这个事情,所以我觉得它是一个趋势,不得不转攻为守。


张策龙说,视频号和小程序一样,我希望第一平权赋能给所有人。第二,作为一个内容的管道,而不是一个中心化内容的出口。


但是作为一个生态方生态的参与者来讲,我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视频号与我何干,他必须要提供一个红利给我。


所以说张小龙和视频号团队还是在做红利的提供。比如说把公众号和视频号绑死这个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是因为现在的视频号可以点击看到我头像。一个公众号粉丝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非常值钱的。


但一个视频号粉丝对我来说是没有任何的认知的,因为我无法把它私域化,无法让它持续被触达。


红利这个点本质不是说视频号要给我们红利。其实是人群的溢出,是供给和需求的不匹配才会出现红利。


有很多人要看商业化内容,找不到号,他突然发现群响出现了,这个就是红利。


第二个点就是他把订阅号和视频号打通,我觉得我刚刚说的 1.0 到 2.0 时代。 


1.0 是一个主动的这种完全的去中心化的 2.0其实是带有部分的可以有分发的这种权利。


所以他打通之后什么意思呢?


首先把你存量给激活了一部分,看大盘,整个订阅号的大盘打开率应该是比较低的,应该在 2% 以下了,我认为超过 10% 以上的是人格化,


人格化属性非常非常强得好是的对吧,只有人格化属性非常强,他才会去强打开。




分享一下某手还是说某手一个比较巧的事情。


我有一个朋友介绍我参加了一下线下的课。当时有个主播叫朱瓜瓜,很厉害,朱瓜瓜是 70 多万粉。在快手上,当时他后面在抖音上大火。


他当时讲怎么憋单什么的,然后我们发现他说他跟我说他说了几个数据让我非常震惊。


他说某手上有一个叫辛巴的,他说搞了一个818,去年搞了几千万,还有个叫散打哥的。


我当时什么都不懂,说这帮什么散打哥是不是打散打的,我说干嘛的,怎么这么牛逼。


然后让我就突然想,如果他们这帮做电商的在某手上混得如鱼得水,那我们这帮落后行业的,比如说像教育行业的人,我们能不能去上面分一杯羹呢?


然后我就果断去搜索一下。对,我发现根本就没有机构入驻,全是大散户。


19 年,大散户他以每年 1000 万的这种利润在挣。没有人知道完全水下,然后所以我们就决定去试一下某手。


然后一开始的话起盘的时候我们一开始不懂,因为我们刚开始做这个短视频,我们当时步子太大了就扯到蛋了。


我们认为我们要做教育,因为我们当时是做 K12 领域。对,我们要找好的老师,所以我当时让一个朋友帮我找了北京市面上你可以理解成最 top 的老师,他们都是在年薪 300 万以上的,


各大机构的主讲,我让他们来给我们签了一份快某手的协议,让我们来这个入驻到这里面给他们拍视频,我们大概签了 60 多个老师去拍,结果做了三个月。


用我最大的这个努力的程度去做三个月,涨了 10 万粉丝。这样认认真真地做内容,是我非常认真地去 all in 做这个事情。只涨了 10 万粉丝。


我后来才终于发现了问题在哪里?问题发现了就是步子迈太大,就是我给你举个例子,就是网红老师这个词的发明人,


他是来源于猿辅导的一个老师,他当时时薪是 20 万。他卖课,然后就被这个人民日报给告倒了,然后我就把他的某手给签了。


这个老师特别牛教高中物理的。他本身应该也是清华和北大的。忘记了那个大学了,他讲那个英高中物理压轴体在他面前非常简单。


我们就让他我说你大哥你这么厉害,你天天给我发,然后结果发了一个月,大哥我们给他投了大概几千万流量券,一共涨了 9000 粉。


后来我就不明白,我说咋了,这这咋咋回事,咋怎么变成这副样子了?这大哥明明这么牛逼,你们都不不懂得欣赏牛逼人吗?


然后后来我才发现了,原来首先我先告诉你,中国 50% 的人上不了高中,这个大家都知道吧。


能上高中的人在某手上,只有 1% 的人才才有资格做那个压轴题,才能做压轴题。


你考上北大你肯定能做压轴题。其实正常普通人都不可能做压轴题。


OK 那大哥提供了一个超级稀缺的供给,但这个稀缺大家不需要,因为没有人会上这个北大,市场太小了,所以算法不爱他。


我们当时走了一个大坑,提供了太高级的内容。


包括我们当时让什么人人大附中的一些老师去上,结果都很差。然后后来我们想明白了,某手老铁喜欢什么就上什么,


他们喜欢走捷径,他们喜欢三天学会什么一学期单词,那给他上,就涨起来了。


是迎合用户需求,你没法改变用户需求。


人类的劣根性就在于求捷径好可怕。


看大盘这个这波人群他喜欢什么,我们就给他为什么不是说你强行地去扭?但是这里有一个点,我再次说明一下,


如果现在这个节点做是有可能成功的,尤其是你去做某音,因为某音的标签已经打得非常细了,他能找出那帮想考北大清华的人。


对,这是两种逻辑,所以我们就开始去把粉丝做出来,短时间大概 19 年 9 月份开始做了,到 20 年大概 4 月份的时候,我们在某手上积累了 2000 多万快 3000 万的粉。


当时想的是怎么去商业化,当时我们也不懂,反正也跌了好多个坑。我们一开始要做变现,不懂怎么搞,因为大家知道,因为你们其他像电商行业他们都很先进都是的。


很早知道直播,我们教育行业没人做直播,我们在 19 年 12 月份开始做直播,然后我当时找了好多人,他们都是直播什么东西,为什么要搞这种?实在没办法了,我有个朋友,她老婆找不到工作了,刚刚辞职,我让他来播一下试一试。


我没想到他就这边站着,像我现在一样,这个挺好的,要不要买的,拍一下。这样拍了几百单出去,我们很便宜 9 块钱。当时我们的商业模式是卖例子,就是卖给一些大厂的例子。


然后发现居然跑通了,所以我们一开始就一直往前试。


当时某手上我们开创了一条路,就是去卖那种 9 块钱的例子,给大厂,当时洗了一波,还可以。


然后我们后来又创造了一波新的玩法,其实也都不我们创造,其实我们不太会创造玩法,都是抄其他行业的大哥。


就是连麦打榜的模式


因为有一些像辛巴早期是打榜其他人。那我们在想如果他们能打榜这种商品,那我们能不能打榜课程?


对,所以我们就找我们的主播和一些大主播娱乐主播和情感主播打榜,让他们帮我卖课,反正画面非常有冲突感。


我们不是泛流量,我们是精准人群,都是家长,只有家长才会对语文感兴趣,对数学感兴趣,因为我们供给的内容就是学科,我们不可能供给其他的。


大概卖了大几十万单的CPA 。在某音时代仍然有这个逻辑,


但今天其实差不多大甲方已经万马齐喑了,所以说其实都在找自操盘自闭环自己创造利润之路了。


某音直到去年双减前,我们的商业模式一直是你可以理解成叫广告模式,卖例子。其实很多朋友问我们为什么去年还居然没有挂掉?


我们基本上渠道商都挂了,来杭州找我们都是喝茶的。然后因为甲方没了,去年甲方卡款了。


我们当时运气比较好,我们在四五月份的时候已经把营收的接近一半转到自营,我们自己卖自己的课,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点呢?因为当时我在一月份的时候想到一件事情,我发现甲方在越来越砍预算,比如结算单价从 100 多给你慢慢往上压是对,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事情呢?其实核心是你的上游极其的集约化。


是从以前比如说十几家变成只有四五家,那四五家他们自己行业内会形成默契,就跟滴滴打车到后期一样的,他补贴不可能天天给你搞嘞,我们大家都少补贴点是的对吧。


所以你本质赚的是资本市场的补贴钱,你赚的是二级市场的钱。


所以我们这个商业模式有问题的,所以我们当时就决定自己去做自闭环去卖课。所以这一波我们也就躲过了双减。


某音我们是在 21 年开始去正式正儿八经地再次去投入的,20 年的时候是间歇性的。


因为我们发现某手的流量在衰减。然后它自然流量没有像以前那么充沛了。


第二个逻辑是我们发现某音确实有红利。某音当时有我们做教育的话,有一波直播自然广场的红利,就是拉自然流量,我们巅峰时候也能拉到 2 万人同时在线,能做到四五十万的场观。


能做到大概七八个这样的直播间,基本上能做到几千在线,稳定是在一两千在线这样的,然后也是在卖这种 CPA 的这种课程模式。


某音其实我们经历了几波,就是最早的某音那一波,其实我们叫书单号,这是某音的第一波红利,我们叫做抖加流。抖加流起了一大波,其实最大的垂类应该是在美妆那边,是厦门那片,有一大批做这种的。


然后抖加流之后就是直播流,从 20 年开,只要你开播就能赚钱。


尤其是教育类目,我们之前有教育类目,有个老师,那个 Apple 都念不下,居然一天能多十几万的销售额。


因为 20 年那波其实就是因为疫情,大家在家没事干,只要你开播就能赚钱。到了 21 年这个节点其实也比较有意思,我觉得是多管并发,你玩什么样的模式都有能做出来。我们也试了几种,


比如说我像第一种叫直播自然流起流量对吧,你通过脚本核心通过你的脚本。


无论你是对真人也好,对值也好,anyway你通过你的脚本去把自然流量互动起来,因为你核心走的叫秀场考核的逻辑,你没有走电商考核那条线,秀场考核的核心是考核什么呢?


就是停留时间、互动率,还有你的一些什么关注粉丝团这些量,这些量其实都是有方法可以做的。


所以这波是有方法论可以做的。


第二波玩法就是我有些朋友开始做这个正儿八经的千川,对千川也开始出现红利了。


千川的红利在于说你把你的品当成标品去打。看到其实有很多英语类的大号用千川在疯狂地砸量,一天能够砸到 40 万的单日成交。


那还有人开始玩短视频。短视频很缓慢地流到这个直播间成交。


还有玩私域的,直接导流到私域对吧,你们商业类 IP 玩私域应该是最多的偷流量,疯狂地导流到私域。


反正我觉得玩法都挺多的。然后我们现在千川也在试,我们几种都在试,我们几种都有。


我觉得某音现在的整体的一个趋势,第一个就是商业化流量的占比在越来越大,因为平台你要赚钱,肯定要把 ECPM 最大化,你肯定得迎合它,这是一个大的趋势,无论你是做什么样的方式都是需要去做一定量的投放。


第二是会比较稳定的,自带流其实最大问题大家应该都懂,是不是很稳定,稳一可能牛逼得要死,又可能就 down 得很厉害。对,所以这个我们也在尝试。


我们抖音现在主攻家庭教育,自控主播吗。


我们的玩法跟其他的玩法不太一样。就是我们的玩法这个逻辑,我们公司没有一个 IP ,我们公司最大的一个粉也就五六百万,就没有大的那种。


然后全是一帮腰部的 IP 没有头部,我们的逻辑是什么呢?第一个我们全部是自有员工制,对就会比较稳定,不会因为 IP 的一些问题出现。


主播会飘会走没关系,就因为我们候补人足够多。


搞流量的人到底应该怎么来让流量成为一种资产?


流量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它像冲浪一样,就是一波一波,你可能在 A 波,但是你有可能不在 B 波。


比如说你会看到这波某音起来的铁子们,很多都是在 96 年以后的。公众号那一波人很多人都没有赶上。


因为一方面你有路径依赖,第二个方面你体力不好了,凌晨播让你天天播四个小时,你也扛不住对吧,现在就是年轻人。


流量是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因为流量意味着用户需求的转移,需要你很敏感。但我也看到身边有些很多人叫上岸的例子,什么叫上岸呢?


就是你在天天在冲浪,一定得上岸。上岸的核心什么?


你要建一艘自己的船,明白你要去航行,而不是拿一块板去那个什么,造一艘船的核心,流量团队最后留下什么?


你做流量做那么久,我发现身边很多人,包括我们最早期也是这样,你做了很多流量,你看似做了很多流量,然后也赚了一些钱。


但是你留下什么呢?其实没有的,没有积淀的,这个是很可怕一件事情。


我觉得有两样东西是可以留下来的,这也是我们目前一直想要去做一件事情。


第一个是留下团队。你这个团队得有留下来有沉淀,人是可以沉淀的,项目可以变。如果你这个团队能打胜仗,不停地去打仗,那我觉得以后还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东西。


因为我觉得像某音某手也好,什么样的机会本质上都属于小机会,也不是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机会。


那如果万一有一天你在几年后遇到一个大机会,那你有一个很好的团队直接上,那是不是就冲得很猛?


第二个就是如果你有机会的话是可以留下产品或者留下品牌,留下种下用户心智,这些都是有时间复利效应的。


你单纯的流量这个叫博弈论或甚至有时候叫零和博弈。创业要有船有水手对吧,你船就是你的产品,或者你有一个自己的品牌。你要不停地去把这件事情变得大,从一艘小木舟批划里面的小木舟,然后最后变成一艘大船。甚至有更牛逼的人能够变成一艘航空母舰。


我发现身边很多真正上岸的人都是后面会深耕在某一个产业里面。比如说我就去做消费品,我就去做什么,然后做了很多很多年,然后做得也比较成功,这是我觉得比较好的一个状态。


留下人和留下产品。


持续抓住红利的核心是和时间做朋友和竞争对手做朋友。


时间做朋友的核心就是时间机器这个点对,所以我们从来不发明玩法,我们只搬运玩法,


从牛逼的行业里面搬运玩法到我们这个教育行业就可以了。


牛逼的行业是什么呢?就是大家都懂的,黑五类灰产什么, VR 最火的应用行业是在色情行业对吧,然后视频最火的也是在这种行业,


然后我们最早玩任务宝,为什么创新的核心点也是看到别人玩灰产的时候送瑜伽垫。对,然后我们才迁移过来,核心是迁移能力,所以是和时间做朋友。

然后第二个和竞争对手做朋友是因为我觉得竞争是一个叫同向和相向的问题,首先你不一定一辈子在待在这个行业里面,所以很多朋友你并不一定是一个你死我活状态。


第二个因为我分享,我主动先伸出那只手,也会有更多的信息过来,所以我们信息会变得更多。其实你流量的核心的本质还是你有没有能够拿到新的信息,或者新的差异化认知


就两件事情,信息和认知,然后最后你把它加工成行动进行迭代之后,最后出一个结果,大概就这样的。


流量圈
04-23
#资源对接 产品:某权威官媒直播间寻美妆产品抖音直播合作,有保量达人矩阵 需求:店铺评分最好不低4.7,4.6也可,保量1:2,主要看产品,机制好会保更多(圈里给到1:5以上的基本都是马扁子,各位自己评估) 模式:没坑,保量合作,按费比,这边有投手。另外可在其官媒矩阵给予额外品牌曝光
04-23
资源: 1.【五粮液】集团旗下【首款洞藏酒】线上一级经销权,一手价格,三年免费封藏; 2.品牌0-1期间,正在大量投放广告中; 需求: 1.客单价2000以上的消费群体求合作; 2.私域用户30+以上最好; 3.有结婚、生子、高升等需要买有纪念、有仪式感的产品需求。 合作模式: 1.分佣合作,利润非常惊喜; 2.代运营合作+分佣方式。
04-23
资源对接 资源: 上海品牌,米兰软装,行业Top1。 15年家居软装品牌 全国1700家线下加盟门店 主营窗帘、墙布、艺术漆、家具、饰品等产品 需求: 全国B端&C端流量资源 合作模式:具体详谈
04-23
#资源对接 产品/资源:彩妆品牌-底妆系列产品(粉底膏、修颜霜、定妆粉饼..) 需求:小红书/抖音短视频或者直播达人分销 合作模式:纯佣
04-23
一个亿估值宠物品牌招募私域操盘手 base杭州余杭区 公司背景:创始人为浙大宠物营养学博士,公司健全,团队稳定,技术强大,发展前景好 要求:专精私域,有过宠物经验优先,待遇股权好说
群响活动
夜话会 233|健身行业新业态:小红书同城素人IP矩阵+私域变现
火热报名中
群响搞流量大会35期
火热报名中
群响·视频号直播全案操盘课
火热报名中
群响·刘思毅私域5年大复盘
火热报名中
群响·新个体流量趋势研判课
火热报名中
群响·视频号直播操盘课
火热报名中
群响 · 高客单私域班
火热报名中
群响·公转私偷流量课
火热报名中
2023 群响流量大课 · 挖掘利润点(广州)
火热报名中
2023 群响流量大课 · 挖掘利润点(杭州)
火热报名中
2023 群响流量大课 · 全域抢利润(杭州)
火热报名中
群响四周年·12h直播大会(回放)
火热报名中
群响会员招募
火热报名中
新个体搞钱成长系列课
火热报名中